今年9月,在福州某企业工作15年的陈平接到裁员通知。陈平所在的公司系专营木雕出口企业,陈于1993年进厂,至今从未签订劳动合同。陈平认为,虽未签合同,但他留有历年来的工作凭证,从年限看,可纳入无固定期限合同范围,应享有优先留用的“特权”。

【争议焦点】陈平在裁员中能否被公司优先留用?

【法律解读】一些企业裁员往往喜欢从年龄大、工资高的职工开始。为降低裁减人员对劳动者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裁减人员中应优先留用下列人员:(1)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2)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3)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后,提出签订或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企业应当与其订立。但截至目前,陈平未提出这样的要求,因此不能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范围。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前提下,有一种情况可直接视为双方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那就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 200811起算)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此案审理时间是200911日后,陈平的观点即可得到支持。

需注意,根据《劳动法》,即使具备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以及裁减人员的一般情形,但如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也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除延续《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以上规定外,还补充规定一种情形,即:劳动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陈平尽管未签劳动合同,也未必可以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他已在单位工作满十五年,如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则单位不得将其纳入裁员范围。